社区里有支普法“小分队”

文章来源:威海新闻网
时间: 2022-11-24 11:02
点击次数:

一份党的二十大报告放在桌面,一摞《民法典》口袋书摆在桌边。近日,在环翠区竹岛街道翠竹社区的宪法宣传角,几位普法志愿者在讨论新的宣传内容。“天干物燥,咱们写点森林防火的内容”“养老防诈很重要,得提醒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”……你一言,我一语,宣传主题敲定,大家约定当天写好,分享在社区微信群中。
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‘加快建设法治社会。’咱们可得出一份力!”社区志愿者张振山把《民法典》分发给大家,郑重地说,“我们要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学透了,再用‘粑粑地瓜话’讲给他们听。”

翠竹社区在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曾经有不少“成长的烦恼”。社区借助志愿者力量,密集开展普法活动,让居民知法懂法、尊法守法,同时依托法律顾问、司法部门的专业力量打造解纷机制,实现了小事不出门、大事不出社区。去年,翠竹社区上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。

清明祭扫时,志愿者们把打着“文明祭祀”标语的横幅依次拉开,向居民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;年关将至时,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“小喇叭”在大街小巷响起……在志愿者一次次普法宣传中,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
“小区环境好,文明来养犬,外出牵拉绳,粪便清理完……”《威海市养犬管理办法》出台后,社区志愿者们把事关居民生活的相关内容编成打油诗传到社区群里,并在广场打着快板宣传,很快,“文明养犬”在社区人人知晓。志愿者们还担起巡逻义务,看到不牵绳的、放任宠物随地大小便的,送上一张“明白纸”。就这样,文明养犬逐步成了居民习惯。“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宣传,如今我们都文明养犬,社区环境干净整齐了,看着也舒心。”社区居民王文英感触颇深。

随着《威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《威海市停车管理和服务条例》等政策法规陆续出台,志愿者们以此为主题写打油诗、编三句半、演小品,变着花样让法律知识传播到各个角落。

这些日子,社区志愿者们反复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。大家凑到一起,谈论学习心得体会。“报告中bbin客户端下载app:‘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’的部署让大家干劲更足了。”志愿者姜立静说。

“咱得继续学习,学懂弄通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,才能进一步明确普法的主题和思路。”张振山接茬说,“还得创新普法模式,让居民养成遇事讲法、遇事找法的习惯,共同维护我们文明和谐的社区大家庭!”

一个个志愿者变成法律“明白人”,不仅要靠热心肠,还要靠专业力量注入,让普法解纷工作有的放矢。“七五普法”以来,翠竹社区联合专业法律人士共开展普法讲座6场、普法宣传活动8场、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400余份,打造巡回法庭和社区调解室,将法治思维、法治方式融入居民生活日常中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”。“眼下,我们正在打造‘共享法庭’,依托数字化手段,引入专业力量远程调解纠纷。”翠竹社区党委书记邵美静说,将继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,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。

■相关新闻

我市建设46个全国、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

率先实现了地级市“法治融屏”全覆盖

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,近年来,我市深化民主法治建设,扎实开展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创建工作。目前,全市所有村(社区)均实现了“四民主两公开”,46个村(社区)被命名为全国、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,基层法治氛围日益浓厚。

坚持普法先行,我市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上下功夫。围绕渔船管控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,扎实开展了“三官三师”进渔港、安全生产法电视知识竞赛等大型宣传活动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同时将法治宣传与文明创建相结合,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法教育,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。目前,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地级市“法治融屏”全覆盖,数字化普法阵地并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快车道。

优化法律服务,我市在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上出实招。在全省率先出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和指导标准,全面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,村级法律服务室实现全覆盖。此外,还整合“12348”法律服务热线、“12345”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110报警电话,实现一号受理、部门联动,最大程度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。